• 9001诚信金沙



  • 9001诚信金沙集团
    2021-12-24 17:04

    致父母 :千万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

    分享到:

     

     

     

     

    近些年来,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

    父母要给孩子爱和自由 、给孩子空间和权利;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和孩子做朋友 。

    这种说法听起来没有任何的问题,反而传递着父母民主、开明的思想。

    这是一种极大的进步,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就真的是正确的吗,父母真的适合和孩子做朋友吗?

    01 与孩子做朋友要建立在规则之上

    佟大为在综艺节目《一年级》中,担任大学一年级新生的表演老师 。

    有一次,一个女孩两天没去学校上课,也没请假 ,大家都很担心 。

    于是等女孩来上课后 ,佟大为问:“你干嘛去了 ?为什么不请假?”

    得知女孩是害怕考不好,逃走了,佟大为觉得应该教育一下女孩,得让她意识到逃避的可耻 ,必须要敢于面对挑战和失败。

    没想到被另一个女孩站起来直呛,说佟大为话说重了 ,只把自己当老师 ,没把学生当朋友 ,他这种人就没资格做老师!

    这把佟大为气得够呛说:“在学校里,你们就得守学校的规矩 ,我们首先是师生,其次才是朋友!我要对你们的安全负责,两天不来学校也不请假,我们跟你们的父母怎么交代 ?你是来跟我们学习的,不是交朋友 !”

     

     

     

     

     

    佟大为说的这番话,就可以直接挪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上 。

    老师首先要做好教育 ,有余力 ,再做朋友。

    父母要首先尽父母职责,其次,才是孩子的朋友。

    我们可以追求做孩子的朋友,但必须是建立在规则之上,不能养出那种界限不清的孩子 。

    规则和界限感,是家长要着重帮孩子培养的,否则,孩子会越来越无法无天!

    这世界不以任何人为中心,每个人都要有规则意识,这是生存法则。

    02 熊孩子都是父母娇惯出来的

     

     

     

     

     

    前些时间 ,小恩陪朋友去看房子 ,房东是个妈妈,还带着个5、6岁左右的小男孩。

    我们看房子期间,小男孩一直缠着妈妈要手机玩。

    因为房东在跟我们讲房子的事情,没有第一时间回复孩子 。

    孩子就直接一边用力拍打妈妈 ,一边很生气的嚷嚷:“给我给我 ,你快给我!听见没!”

    几句话的功夫,她的肚子、腰部和后背都挨了孩子几下打。

    当时我在想 :为什么这位妈妈竟允许孩子用如此不尊重的口气跟她说话 ,用如此粗鲁的行为对待她 。

    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可以肆无忌惮地打扰父母谈话,恶狠狠地拳打脚踢引起注意,这是对父母的不尊重!

    之前网上流传一段视频,让无数当了爹妈的人看不下去了。

    视频里面一个12岁的小男孩因为弄坏了茶馆里面的物品,想让妈妈替他赔偿 。

    之后妈妈教育他,可是孩子当场竟然对妈妈动起手来,双手死死掐住了妈妈的脖子!

     

     

     

     

     

    妈妈的同伴见状上前阻拦,妈妈也趁机用筷子狠狠打了孩子两下。

    本以为两人已经被分开,可是没想到随后母亲又和孩子扭打成一团。双方互不相让。

    父母和孩子要有界限感,就是在各自的边界里做好各自的事情 。守住父母边界 ,帮助孩子确立规则意识,这才是对孩子未来最大的负责。

    如果我们只强调朋友式教育 ,而疏于对孩子的管教 ,结果就是造就一个不尊重权威、没规矩 、没教养 、自私自利的人。

    这样的孩子,以后在学校和职场都会受更大更多的打击。

    03 让孩子敬畏你,才是父母该做的事

    所谓的尊敬,就是孩子愿意聆听你的教诲 ,也就是尊重的畏惧 。

     

     

     

     

     

    这毫无疑问 ,是对父母的极高要求。

    给孩子树立不可践踏的父母权威,是教育的基本功。

    而这种父母权威 ,要来自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塑造 。

    规矩需要有弹性

    比如 :一样东西 ,孩子小不能摸。但是大一些后,危险性不存在了,自然可以调整这些规矩,不必一成不变。

    所以 ,我们在跟孩子立规矩的时候,就可以多用“你可以做……,只不过得要等到……时候……”这样的句型。

    这样,其实也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延迟等待。

     

     

     

     

     

    规则的弹性还表现在 ,和孩子共同讨论规则的制定 ,允许有理由的通融 。

    订下简单的规则

    订下简单的规则,并划出小孩不能进入的地方,例如 :厨房;这样既方便爸爸妈妈执行管教,也令宝宝容易跟从 。

    规则宜用正面的词句,例如:吃完饭才可以离开座位 。

    • 只需要订定2-5条规则,要切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

    • 所有照顾宝宝的人都要贯彻一致地执行。

    有些责任 ,必须孩子自己担着

     

     

     

     

     

    经典绘本《我永远爱你》中就有这样的对话:

    阿力:“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 ,你还爱我吗 ?”

    妈妈:“我永远爱你 ,不过,你们得把羽毛收拾起来。”

    阿力:“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 ,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 ,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 。”

    这个故事中的妈妈做得特别好 ,她不厌其烦地保证 ,“我永远爱你” ,同时又不忘强调 :孩子,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要尽可能想办法恢复或弥补,你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 。

    父母不能帮孩子逃避,而应该要求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言行承担后果 ,让孩子有面对错误的诚实和勇气。

    尊重是相互的

    当孩子在学会尊重自己的父母的同时,父母也应该学着尊重自己的孩子。

     

     

     

     

     

    孩子并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与衍生品,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父母应当尊重理解并加以引导,而不是专制与包办。

    只当父母学会了尊重自己的孩子,孩子才会更加尊重自己的父母。

    其实,有时候好的父母也是通过孩子影响出来的。

    当孩子尊重自己的父母,父母也容易在孩子的影响下 ,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视与反思,家庭就会越来越和谐。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刻骨铭心的影响 。

    那给孩子制定再多的规则 ,用再多育儿技巧,孩子也不会服你。

    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育儿技巧最灵验。

    那就是父母的言行!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说:“我不相信教育是快乐的 ,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

    优秀的父母,不会在孩子未成年之前跟他做朋友。

    理由很简单 ,0到18岁 ,孩子在接受基础教育 。学习一开始就是违背快乐原则的,但没有挨过学习的苦 ,也没法收获知识的快乐,长久的快乐 。

    如果你要跟孩子做朋友,那就做值得尊敬的良师益友。

    良师为先 ,益友其后。

     

     

     

     

     

     

     

     

     

     

     

     

     

      

    上一篇 :买房,你不去经历100万买进300万卖出的快乐,就
    下一篇 :致自己:挺住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