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01诚信金沙



  • 2021-12-24 16:30

    老师为何无法替代家长?这篇文章说透了(转给

    分享到: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在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共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它们的有机结合必将形成整合优势。那么,家庭、学校 、家长、教师的责任和定位分别是什么?了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边界有什么意义?读了这篇文章,相信您会对上述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

    老师为何无法替代家长?这篇文章说透了(转给家长)

    家庭 :一切教育的基础 ,培养孩子学会“规矩”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5 年新春团拜会的讲话中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 ,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从社会结构而言,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单元,营造良好的家风 、弘扬家庭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最为重要的基础,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从人的发展序列而言,家庭是个体生命成长的最初始的场所 。

     

    家庭教育与学校最大的区别在于:

     

    第一 ,家庭教育是个别化的教育,针对孩子个别的关注、指导和教育,必须由家长来完成,学校无法替代;而学校则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教育,提供的只是一个公共的、普遍的教育,需按照统一进度 、统一的课程,很难真正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差异 。

     

    第二 ,家庭教育是终身性、示范性的教育。从生活时空来看,多数时间孩子是在家与父母一块儿度过。学校对于孩子只是人生的一小段,因此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成长的影响比学校要大得多 、长得多。

     

    第三,从教育内容上看,与学校主要是传授知识不同 ,家庭教育的任务主要是生活教育、人格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 。

     

    第四,从法律责权利上看 ,孩子与家长具有天然血缘关系,这是学校、老师无法替代的,故每一个家庭监护人都应有教育孩子的的责任。

     

     

     

    当代父母大多是 70 后 、80 后,由于他们中许多人接受过高等教育 ,甚至不少有海外留学经历,他们与孩子相处变得更加民主、更加平等,但年轻的父母依然遭遇许多新挑战:时代变化太快,70 后、80 后家长的成长环境明显异于 00 后 、10 后孩子的成长环境,许多生活概念完全不同 ,许多知识、经验已跟不上孩子的视线、需求,这是现代父母面临的最大挑战。

     

    除此以外 ,孩子学业与升学竞争压力仍然较大 。高考 、中考指挥棒,经层层放大,最终将压力传递到了每一个家庭 ,导致学生学业负担尚未完全减轻。一方面,社会天天在喊“减负” ,另一方面 ,家长们又被迫给孩子“施压”,此外 ,中国代际关系是“反哺模式”,父母对子女几乎是无限责任 。因此,时下不少家庭对“家庭教育”的诠释主要还是抓孩子的学习 。

     

    一项全国调查显示,52.5% 的家庭教育仍然着重“为孩子安排课余学习内容”;34.6% 的家庭在“陪着孩子做功课” 。反而忽略了对孩子身心健康、做人教育这些家庭最基本职责的履行 ,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不少家庭在育儿职责上的“越位”或“错位”现象 。

     

    尽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交叉重叠部分 ,但是,家庭教育无法完全被学校教育所替代,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承担着独特的、终身的教化功能 。在我看来,学校教育训练学生遵循“规定” 、社会教育是训练公民遵守“规则”,家庭教育则是培养孩子学会“规矩”。

     

    老师为何无法替代家长?这篇文章说透了(转给家长)

     

    老师为何无法替代家长?这篇文章说透了(转给家长)

     

    学校 :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迈好人生第一步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还在不同重要场合多次强调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用十分通俗、形象、准确的语言强调了对青少年进行正确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

     

    古人曰“入门须正,立志须高” ,意思就是要走好人生开始最关键的几步。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总书记为学校指导家庭教育提出了一个重大命题。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包含了以下内涵:

     

    一是学校要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观念才能引导出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能产生好的结果,人才能拥有圆满幸福的人生。

     

    二是学校要通过“家校共育”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 。观念重在当下 ,理想关注未来,要引导学生胸怀大志、放眼世界,脚踏实地,成就未来。

     

    三是学校要积极组织实施丰富多样的家校合作、校园文化与社区公益活动,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培养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增加才干。

     

     

    如何走好未来生活道路的每一步 ,是由人生目标与信仰决定的。孩子在 12 岁到 18 岁的时候,是树立理想的关键时期。如何让青少年学会自主选择 、自我决定 ,学校需要创造环境,教育引导青少年 ,尊重他们的抉择,帮助他们去实现。

     

    人生目标选择为什么重要 ?哈佛大学对一群智力、学历相似的人进行的 25 年跟踪发现:3% 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 ,大都成了顶尖成功人士;10% 有清晰短期目标的人,大都成为专业人士;60% 目标模糊者 ,能安稳工作生活,无特别成绩;27% 无目标的人,经常失业,生活动荡 。尽管我们孩子中绝大多数终将成为普通人,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培养青少年迈好人生第一步 ,理应成为当前学校指导家庭教育之首要任务。

    上一篇:秀出自信 ,展现自我!
    下一篇 :别人尊重你,不是因为你优秀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