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01诚信金沙



  • 9001诚信金沙集团
    2021-12-23 13:14

    从“他律”到“自律”,孩子只需要这三步

    分享到:
    从“他律”到“自律”,孩子只需要这三步

    青春期的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 ,管不住自己 ,学习上总是很被动 ,做事情也经常半途而废 ;大多数的家长觉得这是孩子的问题——他就是不想学习。

     

    从“他律”到“自律”,孩子只需要这三步

    其实,真相可能是孩子缺少“自律能力” :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没有体会到自律带来的愉悦感,时间长了,就习惯了懒散和拖延 。

    自律能力主要是指孩子在独自面对事情时能有比较清晰的认知,他能够自我判断是否要做某件事情,以及如何去做。在做事时并不需要他人过多地提醒,就能够合理的规划好时间 ,依靠自身的能力努力去完成 。

    那么自律能力对一个孩子成长意味着什么?美国心理科学学会发表过一个调研报告 ,其中显示一个孩子是否自律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在校成绩和被热门高校录取的概率。

    其实,真正自律的孩子是可以看出来的 。我认识一个孩子,每天在往返的公交车上背单词和公式,读初三的他随身带着一个日记本 ,里面都是他自己安排得密密麻麻的日程表,我仔细了一眼,日程表里把每一天 、每一门功课都非常有规划的进行了分配 ,学习-运动-学习,井然有序,计划性非常强。他说,我每天都这样 ,已经习惯了,如果有一天偷懒了,我反而会不安 ,玩起也没劲。

    真正自律的孩子 ,永远都是先做要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永远都拎得清自己想要什么 。套用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越自律的孩子 ,以后越自由。

     

    从“他律”到“自律”,孩子只需要这三步

    有时候,我们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或许只差“自律 ”这个距离。孩子的自律其实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家长后天的培养,那家长如何在学习中培养青春期的孩子学会自律呢?

    我们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学习自主权

    父母与孩子的冲突通常出现在学习上,父母想要孩子,无时无刻都努力学习,不要玩手机,不要看电视,而孩子总是想看电视刷抖音,跟同学聊游戏,然后就会变成父母帮孩子安排所有的时间和计划 ,每天回到家就盯着孩子学习 ,孩子抱怨没有自己的时间 ,甚至觉得成绩不好都是爸爸妈妈的错 。

    作为父母,我们习惯性地对孩子采取控制,过度干预 ,总觉得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的包办和监督,孩子完全像一个被操控的木偶,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什么事情都缺乏自己的思考,一切只凭父母的指令行事 。

    等孩子没有了父母的帮助和监督,一下子无法适从,要么事情总做不好,要么两手一摊,不做了 ,也就更谈不上自律了。想要孩子自律起来,家长要做的就是把学习上的自主权还给孩子,引导他思考和执行。

    可以问问孩子的想法,打算怎么做 。比如:当孩子抱怨背不了单词或公式时,可以引导孩子想想,以往那些熟悉的单词都是用了什么方法?大概练习了几次才能记住 ?同样的方法是不是可以用在这里 ?

    当孩子抱怨每天都在学习时,可以试着问他,想玩什么?想玩多久?准备学习的时间如何安排  ?玩的时间和学习时间加在一起,时间够用吗?如果时间不够用  ,该怎么调整?

    以上的这些互动方法除了增加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能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程度,在这个过程中 ,渐渐学会自我督促与提醒,也更加能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当孩子能感受到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时 ,才会越来越自律 。

     

    从“他律”到“自律”,孩子只需要这三步

     

    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胜任感

    之前听一个妈妈说 ,孩子平时做练习题 ,只要遇到一点难度的题目 ,就说不会做,甚至丢本子发脾气。其实,在学习上孩子产生畏难情绪的时候,最容易说的理由就是“不会做”,而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和孩子找到实际“不会做”的原因 。一旦找到原因就可以采用具体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胜任感”。

    什么是胜任感?也称为胜任需求 ,这是一个很容易被父母误解的需求,简单地说是指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某件事情 。但它并不是指真正地把事情做好  ,而是一种认为自己能把事情处理好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有两种获取途径,一种是从内获得,孩子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有能力 。一种是从外部获取,像是别人的表扬或奖励。


    其实,培养孩子的胜任感的方法有很多 ,想内部获得,就把大目标拆成小目标,比如,一本原版的英语书 ,可以分一个星期看完 ,每天看几页 ,和他一起制定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完成的难度 。

    在学习上实在有些吃力,那就接纳孩子沮丧的情绪,试着帮助他平衡“胜任感”。比如,数学课学得很吃力 ,父母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私下请老师针对性给孩子再讲解一下,或者鼓励孩子课间的时候去请教老师 ,把不懂的地方请老师再讲一遍 。

    靠外部获取 ,让孩子从你身上找到优越感,从而获得“胜任感”。比如 ,可以请孩子当你的小老师,听他讲课;可以让孩子纠正你发音不准的英语单词 ;在家庭聚会时搞一个古诗词比赛 ,趁机鼓励赞赏,强化孩子的胜任感 。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孩子总有擅长的东西,教会孩子学会用自己擅长的方面来定义自己,比如,我口语很标准,我记忆力很强 。到了青春期 ,孩子开始独立面对许多问题,能否成功地处理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所养成的胜任感 。这也是提升自信心,管理好自己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 。

     

    从“他律”到“自律”,孩子只需要这三步

     

    用SMART目标管理法梳理孩子内在目标

    第一步Specific 具体明确的目标。比如,相对于“假期我要好好学习”、“及时把寒假作业做完”而言 ,“我每周末要做三张数学卷子,写一篇读书笔记”、“我寒假里每周要看完一本课外书”就显得更具体。

    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具体明确的目标时 ,孩子努力的方向就会更加清晰,对自己的学习就会心里有数。

    第二步Measurable 能够衡量的目标。比如,对于孩子来说 ,一个假期要读20本经典课外读物 ,听起来真的好多 ,孩子畏难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 。但如果一个假期20本课外书,每三天读一本,孩子一听 ,瞬间觉得简单多了。

    帮助孩子把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可衡量的阶段性小目标,是非常好用的方法。有助于增进孩子的成长动力,自我驱动能力。

    第三步Attainable 可以达到的目标。比如 ,孩子本身作业比较多,就不适合制定每天多背一篇课文,每天多做10道数学题这类目标,但是可以把目标定为每天早上坚持朗读 ,晚上临睡时看十分钟书。

    一个合适的目标 ,是孩子“跳一跳,够得着”的,也就是说,设立目标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孩子能够刚好通过努力来达到。这样孩子压力没那么大,只是多花一点点时间,就能养成好习惯,接纳程度就会越来越高。

    第四步Relevant 选跟自己相关的目标。家长帮助孩子制定目标,必须是与孩子眼前的学习密切相关的 。比如,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将目标定位于重难点的突破,而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 ,也将目标定位于重难点的突破,就显然是不合理的。

    当孩子设定与自己相关的目标,明确自己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学习阶段,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水平 ,在清楚认识自己的情况下 ,才会做出一个正确的取舍 。

    第五步Timely设定期限的目标 。一个能够顺利执行的学习目标一定具备时效性。比如 ,这个学期结束 ,英语要考95分以上 ;比如  ,10天读两本书,5天读一本 ,每天读80页 。

    对于孩子来说,有时限的目标,才有完成的紧迫感。家长要教会孩子设定一个截止日期 ,一方面,让孩子知道,每个目标都有一定紧迫性,需要自己掌握进度 ;另一方面,也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计划性,养成制定计划,完成计划的好习惯。

     

    从“他律”到“自律”,孩子只需要这三步

     

    总结一下

    我们发现自律的孩子都是先有目标,而后积极地去执行 ,很多孩子不是不自律,而是心里缺乏明确的目标 。让孩子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 ,用目标管理法帮助孩子梳理内在目标是培养孩子自律的前提和基础。


    逼孩子好好学习 ,不如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每一个孩子并不是天生自律,这些都是需要父母后天培养的 ,而培养孩子自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需要时间来锻炼自己的自律能力,也需要时间来培养这个习惯。青春期的孩子已经不再是那个小时候我们说什么就听什么,愿意听我们唠叨听我们安排好一切的小孩了,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意识和思考 。

    养成自律,很重要,也不容易 ,需要父母给予孩子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胜任感 ,用SMART目标管理法帮助孩子梳理内在目标。这三个方法不仅让孩子收获知识,还可以获得自律的习惯 ,在以后做任何事的时候 ,既不会沉溺,也不会懈怠,而是按照自己的目标 ,不紧不慢,从容有序地完成每一个步骤。

    上一篇:重磅炸弹!房价涨势已定!全国楼市上涨 !售楼处单价上调!再不买房就真买不起了!
    下一篇:很多人都搞错了 !“70年产权”并不是指房屋的使用年限!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