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01诚信金沙



  • 9001诚信金沙集团
    2021-12-23 13:07

    为什么你累晕,也教不出自觉主动的孩子?

    分享到:

    为什么你累晕 ,也教不出自觉主动的孩子?


    每当谈论起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主动又自觉,根本不需要父母管的时候 ,家长们就会说 :“唉,天生的,他们爸妈命真好。”


    其实,天生就自觉爱学习的孩子少之又少,根源在于 ,那些孩子的内驱力被充分激发了出来 。


    有内驱力的孩子,对知识、学习、解答问题感兴趣 ,他们会主动思考,自觉安排好学习任务,在学习中能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而缺乏内驱力的孩子,就像“老牛拉破车”,家长老师在后面催一下、“抽一鞭子”,才肯向前移动一步 ,他们在学习 、思考中都是被动的。


    这样的孩子 ,即便在小学初中阶段,由于知识的简单,有父母老师督促着,成绩还看得过去,但到了高中、大学等更高的阶段,知识更多更深更难 ,是被动式学习无法应对的 ,成绩一落千丈也就是必然的结果。


    记得在网络上看到一个段子:如何让孩子讨厌玩游戏 ?


    你需要像监工一样每天盯着孩子玩游戏,给他设定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比如打到全区前3名 ;


    在他发挥不好的时候批评他、否定他 、拿他和别的孩子作比较  ,“游戏都打不好,将来有什么用?”


    在孩子玩得好的时候,给他物质奖励 ,玩差了的时候,马上变个脸,给点惩罚 。


    相信我 ,过不了多久 ,只要你不盯着催着 ,孩子绝对不会碰游戏。


    为什么你累晕,也教不出自觉主动的孩子?


    在这个问题中 ,把“游戏”换成学习是一个道理。


    很多家长为孩子的学习尽心尽力,身心俱疲,可孩子在学习上还是懈怠拖延、一点也不自觉,原因恰恰在于,家长的一些行为,破坏了孩子的内驱力 ,导致孩子对学习越来越失去兴趣,越来越被动。


    (1)唠叨督促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过度操心,把本该让孩子自己管理的事情揽到身上,比孩子还要着急、忧虑。


    比如催着孩子写作业,不厌其烦地跟孩子讲今天的作业是什么,生怕孩子漏了忘了,爱跟孩子讲大道理 ,讲学习的重要性······


    本该孩子自己记着、自己思考的事情,家长都帮他提醒着、留意着,长此以往,孩子便学会了依赖,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


    总是唠叨 ,也容易引起孩子的厌烦、叛逆心理,越来越不喜欢学习。


    (2)包办控制


    对教育的焦虑,让许多家长变成了孩子学习上的“经理人”,按照自己的想法 ,给孩子安排、规划好各种学习任务 、兴趣班补习班 ,孩子就像一个没有思想的“机器人”,只能机械地听从指令,做家长让他做的事情。


    激发孩子内驱力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自主感,孩子感觉到能自己决定自己想做什么事情 。


    家长的这种包办控制 ,毫无疑问,影响了孩子的自主感 ,进而破坏了孩子的内驱力。


    孩子发现自己只能乖乖听话,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得不到重视,对学习的主动性便越来越差 。


    (3)不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还有很多家长为了激励孩子好好学习,会许诺孩子考到多少分 、多少名、认真写作业,就给孩子买喜欢的东西;表现不好了,就收回孩子的一些“权利”等作为惩罚 。


    心理学研究表明:可预期的奖励 ,会破坏孩子对事情本身的喜爱和兴趣。


    长此以往 ,孩子会把来自父母的物质奖励作为好好学习的“报酬” ,而不是在学习中学到新知识 、获得进步而产生的成就感 、自信心。


    这种成就感、自信心 ,才是激发内驱力、让人能够坚持、不断努力下去的重要条件。


    《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



    “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 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 , 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对家长来说,如果你想培养一个自觉主动、能够管理好学习的孩子 ,重点是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唤起孩子对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取得进步的成就感、满足感。


    简言之,就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


    第一,不要当孩子学习的监工。


    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负责 ,比如这次忘了写某一科的作业,得到教训后,下次就会想办法抄下来,避免忘记。


    家长只有放权,多给机会和空间让孩子自我管理,他才能真正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更多地去思考 、收获属于自己的宝贵经验 。


    第二,制定规则,培养习惯。


    在孩子小学的时候,就制定相应的规则,比如先写作业后玩、做完作业认真检查一遍、每晚睡前收拾好书包 ,等等。


    一开始就养成了好习惯,家长再慢慢放手,更利于孩子自觉性 、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


    为什么你累晕,也教不出自觉主动的孩子?


    第三 ,给孩子树立适宜的目标。


    学习是一件长期的事情 ,没有目标的孩子容易迷失方向,容易懈怠放弃 。


    合适的目标 ,会让孩子更有努力的动力;达到目标后的愉悦感 ,会给孩子成就感 、自信心,进一步促进他去努力 、不断超越自己。


    目标的制定 ,需要根据孩子自己的学习情况,最好是“跳一跳,够得着”。


    群里有位妈妈,给孩子定的目标是,每次作业或卷子上少一个叉,一个学期下来,孩子确实有了明显进步 ,粗心马虎的毛病改善了很多 。


    第四,懂得留白。


    我们成年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会努力提高效率把自己手头上的任务完成 ,这样下班后的时间就属于自己了,可以自由支配。


    如果下班后还要一直加班,任务一直完不成 ,也就没有那么高的积极性去自觉把工作做好,总想着拖延。


    上一篇 :美国中介费6%,日本6%,中国的中介费普遍3%左右!在全世界看来 ,并不算高 !
    下一篇:高考过来人谈“热门专业”,看看学长学姐怎么


  • XML地图